99年3月花蓮民宿之旅
只能說人浮於事,人永遠不知道自己十年後是否仍能過著自己當年希望過的生活方式。85年離開部隊,我經由朋友介紹到了一家當時極有規模的營造廠當現場監工,工地主任是我台大土木系的學長-賴俊欽,我們都叫他大哥大,因為這個人能文能武、頭腦清楚,因此得名。如此一個優秀的工地主任,沒想到竟然『淪落』到去開民宿,我真的是這麼想的-『淪落』,營造業真的這麼不景氣了嗎? 連大哥大都無處容身或者不願再奮戰???正好老婆快要重入職場打拼,所以趁手頭尚有餘銀,進行本年度第一次旅遊,以免上班後忙得沒力去玩,重點是趁機看看大哥大開的民宿有何不同。(http://www.graceland.com.tw)
只能說人浮於事,人永遠不知道自己十年後是否仍能過著自己當年希望過的生活方式。85年離開部隊,我經由朋友介紹到了一家當時極有規模的營造廠當現場監工,工地主任是我台大土木系的學長-賴俊欽,我們都叫他大哥大,因為這個人能文能武、頭腦清楚,因此得名。如此一個優秀的工地主任,沒想到竟然『淪落』到去開民宿,我真的是這麼想的-『淪落』,營造業真的這麼不景氣了嗎? 連大哥大都無處容身或者不願再奮戰???正好老婆快要重入職場打拼,所以趁手頭尚有餘銀,進行本年度第一次旅遊,以免上班後忙得沒力去玩,重點是趁機看看大哥大開的民宿有何不同。(http://www.graceland.com.tw)
很有效率地打電話向大哥大訂了房、談好費用(住房費、出車及導遊)、上網買了火車票、安排了小乖的住宿之後,出發! 出發前大哥大的叮嚀是:衣著越輕鬆越好,穿著涼鞋,帶幾件衣服替換即可,當作回家就可以了。不過家中領導仍是帶了一堆衣服給阿仔換,結果全用不上。
這是近幾年來我家第四次去花蓮玩,細數前三次去花蓮,玩過的地方著實不少了,幾乎網路上我找得到的、自己開車能到的、行程上可以安排的地點,我都去過了,不知道大哥大(Jason)還有啥好玩的可以招呼我們。
第一天:出了花蓮後站,十年不見,兩鬢已斑白的大哥大,穿著超XX台客的打扮來接我們。中午吃液香扁食,鮮體豬肉沒啥調味,還是一樣難吃。
吃完後不急著開始玩,領導想喝咖啡,所以來到一家網路熱賣的蛋糕店-提拉米蘇。為什麼好吃? 因為用的是花蓮最新鮮的雞蛋、牛奶以及超實在的吉安芋頭,而且超便宜,一牙蛋糕才25塊大洋,好吃。
接著經過車上一番導覽,來到一個原住民部落-三棧布拉旦社區(http://pratan.web66.com.tw/)。該社區是位於三棧溪傍的一處平台,每當下大雨就要逃難的地方。如果早點向村長預約,可以帶隊向山中深處前進,則會到達黃金峽谷,極致好玩但會精疲力盡,適合有心人士前往,不適合領導大人。村長在活動中心接待我們,放了一段影片讓我們欣賞,同時部落的小黑蚊也熱情招呼了我和小阿仔,所以下次要記得帶防蚊液。大哥大請村長安排射箭給我們玩,原住民玩的弓箭和別處的玩具不同,是真正具有殺傷力的高山木弓,可以打山豬的,玩起來很過癮。布拉旦有販售手工編織的頭帶、腰帶,以及玫塊石、山豬頭骨等特色產品,值得一遊。我們在三棧國小週遭瀏覽了一會兒,看看三棧溪谷的伏龍山水-駱駝山之後,便離開布拉旦社區。
下一個行程是七星潭旁的一家有意思的餐廳-原野牧場,有賣很多羊奶製的點心,敢喝的人可以試試。有人帶隊就是好,沒有消費仍能大咧咧地拍照,店家也不敢趕人,爽!!
海上的定置魚網正在作業中,沿著七星潭岸向北走,一面翻找著玫瑰石、黑膽石,一面可以看到漁船正在巡迴捕魚,等待下午四點的漁獲上岸。這個季節正是黑潮來台,潮流會在七星潭灣區繞一圈,每日即帶來豐沛的魚獲,經常有河豚、鮟鱇、旗魚等各式魚種,以及花東有名的翻車魚上岸。我們運氣不錯,今天就看到一尾小翻車魚,但也有卡車輪大小,另外有一尾旗魚及一箱河豚,上岸後貨車會立即送到附近的魚市場標售,現場有一群海產店的代表來看貨,相當熱鬧。看完翻車魚上岸後,我們前往附近的魚市場走走,吃了便宜好吃的生魚片,滿滿一盤23片,只售200大洋。旁邊的魚攤賣的魚蝦真是新鮮超值,一大盤80、三盤150,說出去沒人相信,嚇死人的俗啊!!
回民宿之前,還順道繞去買了一杯豆花,這豆花是女主人Grace從小吃到大的店家,有60年以上的歷史,豆花中加了青檸汁,出乎意料的好吃,應該是意外之作吧。回到民宿放了行李洗了個澡,出門前和嘉玲Grace、仕穎Brian小弟及Happy狗妹打了個招呼,我們就出門去吃晚餐,地點是花蓮夜市。夜市口的第一家烤肉串,生意火紅到要發號碼牌,不過東西也確實是便宜好吃。拿了烤肉串,買了北港春捲,坐在壽司攤,叫了味噌湯喝,不亦快哉!!
今天最後的行程是一家pub,這家店專賣四款宜蘭麥田現釀啤酒,一樣好喝到爆,我喝了一杯加中藥配方的黑啤,領導喝了一杯綠啤(加了螺旋藻配方)~
(http://tw.myblog.yahoo.com/yilan-beercitybar/article?mid=599&prev=662&next=666&page=1&sc=1#yartcmt)
第二天:一早起床,看看窗外的青山,領導還要睡一陣子,我下樓去跟Happy玩玩飛盤。Happy是傑森櫃子的看板犬,一隻被國際間評定為最聰明犬種的邊界牧羊犬,今年2歲的母狗,一直想懷孕但沒有成功,下次再帶小乖來送子一下。
早餐很棒,有嘉玲自己做的德式麵包、有自製的鳯梨果醬、當令的水果、煎厚片火腿、新鮮的花蓮雞蛋,尤其是花蓮的雞蛋,是由小農每日收拾後直接送到傳統市場,並未大量生產,在台北也是吃不到的。
今天大哥大帶著嘉玲和仕穎一起出遊,感覺很有兩家人親子同遊的感覺。第一站來到木瓜溪銅門橋,當地最有名的是銅門番刀。在大路兩旁有幾家番刀專賣店,一早就有許多遊客參觀,不過我們是行家領隊之深度旅遊,當然不能去遊客專賣店。應該要說:誰家的番刀最好? 不是賣最多的最好,而是原住民自己愛用的最好。而大哥大帶我們去這家,則是有百年歷史,目前由第5代Losin Zelo掌門,北到噶瑪蘭,南至恒春,原住民指定上山必備刀具,因為無法量產,一向不外傳給遊客的『連茂鐵店』。老闆娘說以前沒有宅配時,曾有恒春的原住民客戶等刀上山,老闆只能親自送三把刀到恒春的情況,換句話說是,一次訂三把刀送貨到府服務。目前連茂的刀材用的是德國進口的火車鋼,手工鍛造,而非用模具大量製作,故每天只能打5~7把,竹子可以一刀砍斷,古早是部落對戰時砍人頭的利器,現在上山砍山豬一樣好用。大哥大自己上山也帶一把,外國客人來時,也推鑒一人一把番刀上山,帶回國外還可以作紀念品。除了各族原住民一般用刀外,還有弓箭販賣,我現場看到一把綠色高山七里香木鑲山羊角長弓,極是精美,而且滿弓可以射150米以上,打獵聖品。最後領導買了一把6吋小手刀,想拿回家當水果刀使用,結果我回家一試之下太過鋒利,怕用不慣傷到手,所以收起來了。
(http://tw.myblog.yahoo.com/jw!QaiM2s2LHwQgzhmT9LxyqPPsyC8-/article?mid=2715&prev=2725&next=2587&l=f&fid=7)
(http://www.wretch.cc/blog/doll959/10047190)
第二站到白鮑溪,花蓮的地名很是有趣,木瓜溪不產木瓜、白鮑溪也不產鮑魚,白鮑溪出產台灣豐田玉,此站我們是去溪中淘玉的。由於近日沒有下大雨,溪床石頭尚未翻動,一般只能拾到小玉片,可能我真的與玉有緣吧,竟然讓我拾到一塊色澤極佳的大玉片,所以我決定找一家製玉廠打磨一下,於是午飯後我們來到如豐琢玉工坊。(http://www.otop.tw/person/105046.html)
走過如豐的路口,成堆的玉石放在路旁,這些玉料都是花蓮玉礦禁採前,用爆破方式大量開採的,現在則是在大雨過後2天,全體清晨上山撿拾,有時5個人1天來回4趟,可以撿回400公斤的玉。如豐的姜老闆相當堅持台灣玉的傳統銷售以維護正常市場,所以目前不做陸客的市場,為台灣玉器的永續生存留下一絲命脈。最後我的玉片打磨成一只刮砂板,單面拋光,另一面維持原水紋玉皮,玉色由尖端的正陽綠漸層至尾端的菠菜綠,玉肉間夾雜石英晶體及錳鐵礦的黑斑,整體極具特色。
在晚餐前我們趕往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參觀(http://fw4.hccc.gov.tw/regional/0413/introduction.html)。林田山原名「摩里沙卡」,早期是一個離花蓮市約40公里,隱身在中央山脈腳下,因木材而繁華的小山城。民國50年代是林田山伐木的全盛時期,約有二千多人居住於此,其中更有為了林場員工子女就學需要所設立的森榮國小及林田山幼稚園,每週免費放映2至3場電影的中山堂及其他許多生活機能,十足是因木材而繁榮的山中城鎮。但因政府造林政策,林務局在78年7月1日起,由事業預算單位改為公務預算單位,從此不用再以林養人,自負盈虧來砍伐森林。雖然林田山也從此沈寂,幸好以台灣檜木製成的一百多幢日本式魚麟瓦房,難能可貴地依舊林立於繁花綠葉當中,也成為後來政府能够再造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一絲機緣。民國85年花蓮縣立文化中心推動「林田山藝術歸鄉」活動,後來陸續有許多優秀的藝術家以林田山為素材,創作了不少木雕作品,並在當地展出,可惜有部份作品不得攝影留念。在林田山的芬多精林蔭之中緩步漫遊,看著古老的木屋斜頂,真有幾絲到了日本京都的感覺呢。
晚餐我們臨時決定到遺忘的故鄉-月廬餐廳用餐(http://moonhouse.cm-media.com.tw/index2.htm)。月廬前身為鳳凰梅園,是位於鳯林山上的一家景觀餐廳,以客家先民在此地開墾的精神,製作約20道左右的客家美食。到月廬可以看到這條道路應該是特別鋪設,就只有這條路通往月廬,而且上面也只有月廬這家餐廳的建築,此處生意很好,假日晚餐一般都要提前數日預約,但是我們有袐密武器-大哥大,一通電話就搞定,原來大哥大常帶客人來此,與老闆娘早已熟識,順便也先訂了一隻碳烤梅子桶雞。不過月廬餐廳以我住在台北陽明山腳下,吃過許多景觀餐廳的觀點來看,只能算是普通等級。首先是花蓮的夜景或城市鳥瞰很難跟台北相比,其次內裝的豐富性不足,而且在菜色的多樣性上以及口味上也不够好,只有食材由於是本地產的較為清新這一點可資稱道。月廬在此地開設不易,後續還有很多的可能性,希望能够再接再礪。
第三天:今天是最後一天,而且我們下午2點就要上火車,不知還能有什麼好行程可以進行。
今天的早餐依然很棒,是從附近傳統市場買來的豆漿和碗粿、嘉玲自製的鮪魚蛋餅、當令水果和飲料。行季直接收拾好上車出門,今天只有阿布小弟跟車。第一站是楓林步道,以前楓林步道也是沒有楓樹的,這兩年才種了一些,算是符合地名了,這個季節路旁的鈴鐺花倒是極美,清晨時花間仍掛著露珠,一閃一閃的。此處可以看到整個花蓮的平原地帶,兩端是海岸山脈及中央山脈支脈,中間隆起的一塊小丘則是美侖,從遠到近則連接著七星潭海岸、花蓮市及整個吉安鄉,靠左側視線所能及的一大塊土地則是慈濟園區,幾乎與吉安鄉同等大小。有大哥大作導覽介紹,連我這個地理白痴都看的不亦樂乎。
離開楓林步道,我們前往初英親水生態公園(http://minsu.hualien.emmm.tw/L3_content.php?L3_id=63531),今天早上有點微雨,公園外的落羽松林目前是枯木狀態,格外有味道。落羽松是相當高級的行道樹種,桃園大溪鎮就更換了大量的落羽松作為行道樹,可惜該任鎮長沒有因此連任。所謂親水公園,意謂著園中的小河道是可以下去玩的,不過今天的天氣稍涼,水量也略大,因此我們只有在水邊看看,但是此地的風景也確實不賴,若是時間允許,還可以安排自行車之旅。走了一圈後離開,車子經過一段吉安芋頭田,這一區許多農舍都改建為民宿,漂亮異常,偶像戲也常來取鏡。不過看到這些民宿,我不禁要說一下,何謂民宿? 在國外的民宿,是和主人一同生活,體會當地的人情風俗,所以主人是開放了家庭生活與客人共享,並且帶著遊客瞭解當地之美。而台灣絕大部份的民宿,不過是主人提供了一個住宿及早餐的地方而已,連客人出門後去了那裏可能都不知道。所以像傑森櫃子這樣經營的民宿,才能受到老外口耳相傳,陸續來玩,可惜大哥大低調的經營方式,沒有吸引太多的台灣客源。
時近中午,我們來花蓮的最後一個行程是花蓮吉安慶修院。(http://www.heritage.org.tw/home.html)(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6/stellamaris/index.htm) 現在「慶修院」不但是台灣東部地區保持的最完整的日據時期神社古蹟,更是日本人來台灣旅遊、拜訪、尋根的觀光要景之一。而當初保存該文物的女尼,竟然在前些年被自己最疼愛的養女伙同男友殺害,當時新聞鬧得很大,實在令人詫異。該院的佔地不大,不過進到慶修院,實在恍若來到日本的小型禪修院,十分有特色。
本次在花蓮的最後中餐,是一家素食的餐廳-常春藤。只能說,樣式多、好吃、便宜、吃得沒負擔的好店,又是一個外地人不會知道的、外表不起眼的好餐廳,就位在花蓮後火車站附近。
最後,花蓮再見了,大哥大再見了,有空必會再來,希望下次帶我們去更多的好地方,我們這次玩得比以往都滿足,謝謝招待了。最重要的是,希望你家的傑森櫃子經營的越來越好,不要讓我覺得你開民宿是一種『淪落』了。

